伴当们能在顷刻间整治出这么一桌酒菜来,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。
眼前之人到底是什么身份?
还愣着干什么?坐,坐,咱们边吃边聊。
是。王元宝恭谨地坐下,道:说起小人的身世也真是可怜。我本乃大唐长安的一个小贩,以贩卖丝麻为业,利润微薄,只是勉强糊口而已。
那你因何到了东华?
有一次小人贩卖丝麻去临淄,孤身一人投了一家客栈。清早醒来,所有的货物都不见了。这些货物可以算是小人的全部家产,没了它们,我以后何以为生?
那后来找着了没有?
我一个外地人,人生地不熟的,怎么可能找着?官府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兴师动众。最终,我万念俱灰,就想悬梁自尽。
然后呢?
王元宝道:我悬梁之后不久,就被店主人救了回来。那个店主真是个好人。他不仅免了我的店饭钱,还请了一个道士来,给我算了一卦。
中年人道:店主人如此做,兴许是发了恻隐之心,不过更多的可能,是怕你死在这,坏了客栈的名声。不用问,那个道士是给你算前程了吧?
被您说中了。他说我此生注定大富大贵,眼前不过是小厄而已,不必挂怀。只要回到了长安城,必得贵人扶助,前程似锦。
那你就听了道士的话回长安了?
王元宝不好意思地说道:虽然在下也觉得他算得卦未必靠谱,但死过一次以后,也就没勇气再死一次了。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。不过,您还别说,在长安我还真碰上了一场机缘。
什么机缘?
当时长安城到处流传着东华遍地黄金的传说。比如有一个人走在路上踢了一块石头,发现那个石头有异,仔细一看,却是一个两斤多重的狗头金,从此以后,他的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。
那中年人接话道:还有人说,东华国境内的土著非常傻,用小小的玻璃珠,就可以换等重的黄金。
对,对!各种传说,真是让人心痒痒。不过,最让人激动的消息是,东华王把最近发现的巨大金矿,全部无偿赠与大唐百姓。任何人可以免费乘船来东华淘金,不收任何费用。
中年人的脸微微一红,道:你是听到这个消息才来的东华?
正是。可惜我运气不好,到了这儿,不少人都淘到了金子。唯独我,淘了一个多月了,盘缠用尽,一点金子都没淘着,眼看着就要饿死于此了。
说到这里,王元宝的神色一黯,道:您说这叫什么事呀?死就死吧,我死在大唐该有多好。怎么那么鬼迷心窍,非来东华送死?
中年人道:那你是怨恨东华王了?
王元宝满脸的不解之色,道:我怨恨的是自己时乖运蹇,这关东华王什么事?
嗨!你怎么想不明白呢?金子人人都爱,东华王怎么那么好心,把金矿免费赠与唐人?他肯定是有目的的呀。
王元宝道:您的意思是说,东华王是故意诓骗我等来此?不会吧,我亲眼看到不少人淘着了金子,这可做不了假。
倒也谈不上诓骗。
中年人道:东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土太大,而百姓又太少。所以,东华王就以金矿为诱饵引诱唐人来此。要不然,光指望那点犯人,东华国什么时候才能兴旺发达?
那我也不该怨恨人家呀?东华王要人口,我等要金矿,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。
中年人苦笑道:可惜的是,原来的金矿富集之处,已经被挖的差不多了。你之所以没淘到黄金,除了运气的确不佳以外,这块金矿太过贫瘠也是原因之一。
他顿了一下,继续解释道:现在这块金矿,的确还能有人靠淘金致富。但大部分人也就是混个小康生活了。至于少数运气不好的,就得象你一样亏本了。
王元宝摇了摇头,道:您说的这些也许是对的。但在此地淘金发财的人,我已经见过好几个了。要我怨恨东华王,我还真怨不起来。
想不到你的心胸倒是挺宽广的。中年人眼珠一转,道:此地的金矿虽然贫瘠,但要挖的完全枯竭,怎么也要个两三年。这位小哥,你想不想发财?
王元宝眼前一亮,道:怎么?您想资助我继续淘金,碰碰运气?
不不不。我说让你发财,就一定能让你发财。这可不是碰运气。
您的意思是……你知道哪个地方的黄金多?
那我也不知道。实话告诉你吧,现在这里稳赚不赔的,并不是淘金。
那是什么?
卖水,买吃食,卖挖掘工具,卖衣服……等等。总而言之,这些挖黄金的人需要什么,你就卖什么。
王元宝道:卖这些东西就能致富?
当然,你没发现这些生活用品比其他的地方都贵了十来倍吗?事实上,并非是把这些东西运来要那么贵。更多的原因是没人做这种事,物以稀为贵。
王元宝眼前一亮,道:有道理!之前我怎么没想到呢?真是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
中年人笑眯眯地说道:那你想好了卖什么没有?
呃……我孤身一人,贩卖其他的东西恐怕力有不逮。那我就在这里开个茶馆吧,二十里外有座山泉,我每天晚上把水运来,白天开始贩卖。
听起来倒是挺稳当的买卖。那老者点了点头,道:这样吧,我给你留下二十两金子两匹马,另外,这个帐篷和里面的东西,也都送给你了。
王元宝跪倒在地,道:无功不受禄,这些东西我可不能白要。等赚了钱,我连本带利地还给您。
不必,这点东西对老夫来讲不算什么。
那您留个名号下来,让小人也有个念想。
中年人摇了摇头,道:名号也不必了。你原来算卦,不是说命中当有贵人相助吗?你就把我当作那个你命中的贵人吧。</p>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