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火药问题还是技术问题,总需要找出来,否则到了战场上,一旦哑火了,那神机营就完了,连带着三大营也会出现漏洞。
朱允炆与神机营军士到了别院,安排人设置了五十步靶场,先命神机营军士使用携带来的火药,填充火铳,砰砰十铳。
朱允炆走向靶场探查,徐辉祖看过之后,摇头道:皇上,虽十铳皆打中木板,然仅有五铳击穿了木板,换言之,十铳之下,能杀敌者,只有一半。
换火药,重来。
朱允炆退至一旁,吩咐道。
军士再次填充火药,这次火药乃是火药司新造火药,顾三审一声令下,火铳齐发,沉闷之声骤起,朱允炆看到所有的木板都摇晃了下。
陆安跑去查看,见木板之上皆有洞穿,便禀告道:皇上,十铳之下,木板皆被击穿,火药没有问题。
徐辉祖紧皱眉头,道:难道是科技局制备火药的问题?
魏国公,臣下之前便在科技局,发给神机营的火药,与火药司当下火药并无区别。
陆安保证道。
徐辉祖质疑道:没有区别为何会有如此大差距?莫不是这火药放上几日,便会威力大减?
陆安检查了下徐辉祖带来的火药,摇头道:火药并没有受潮,按理说不应该会出现如此问题。
朱允炆伸手,抓了一把火药,从手掌中扬落,说道:问题不是出在火药上,而是出在运输上。你们没有注意到吗?从神机营取来的火药,上层更多的是木炭灰,中间是硫磺粉,下面是硝石粉,在军士填充的时候,虽有硝石、硫磺,但这个配伍,已经改变了。
一路颠簸,导致箱子里的火药不断摇晃,密度大的下沉,密度小的上浮,导致比例出现问题,这是粉状火药威力减弱的原因。
皇上,臣请混合均匀之后,再试火铳!
徐辉祖请求道。
朱允炆应允。
徐辉祖安排人将火药充分混合,然后再试火铳,威力果然增加。
皇上,问题解决了!
徐辉祖一脸轻松地说道。
朱允炆摇了摇头,严肃地说道:问题没有解决,总不能每次使用火药之前,在那摇晃一阵子吧?战场之上,瞬息万变,敌人会给我们这个时间?
徐辉祖有些犯难,说道:可皇上,火药总免不了运输,有运输,这个问题便会一直存在。
朱允炆抓起一把火药粉末,转头看向陆安,嘴角微微一笑,道:可会和面?
和,和面?
陆安脑子发懵了。
内侍端了清水过来,朱允炆净了手,看着湖水,道:粉状火药运输总免不了这个问题,那就不用粉状火药了,改颗粒火药吧。
颗粒火药?那是何物?
陆安也算是研究火药一途的老人,从未曾听闻过颗粒火药。
徐辉祖也有些迷茫,颗粒听懂了,火药听懂了,可两个加一起,却没听懂……
朱允炆走向火药作坊,吩咐道:将碾磨细致的硝石、硫磺、木碳送过来,再把教匠喊来,一同观看。还有,提两桶冷温水过来。
陆安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,看了一眼徐辉祖,徐辉祖也表示不知,摊了摊手便跟了上去。
陆安安排人将东西都准备妥当,送至东面的火药作坊房里。
朱允炆拿着一把火铳,看着药室中残留的火药,对陆安道:粉状火药的问题很多,你看,这药室中的火药没充分用尽。
陆安与徐辉祖知道这个问题,所以火铳手在训练的时候,除了需要自己摸索药室用量之外,打完之后,还需要花时间清理药室。
朱允炆看着送来的硫磺粉、硝石粉、木碳粉,对周围的教匠道:哪位出来帮朕一下。
小人愿为皇上效劳。
不等其他教匠反应过来,一个二十余岁年轻的教匠便上前一步。
如此年轻,便跻身教匠,不简单,说出你的名字。
朱允炆打量了下对方,赞道。
小人陆源。
哦?
朱允炆看向陆安。
陆安连忙道:皇上,此乃臣的子侄,十五岁便进入兵仗局,制备火药已有七年,通过考核方成教匠。
朱允炆淡然一笑,道:无妨,只要有真本事,朕不会怪罪。陆源,称取三十七斤五两硝石粉,七斤五两木碳粉,五斤硫磺粉。
陆源答应一声,便将硝石粉取至一袋中,然后用秤钩挂住,将秤砣放至三十七斤五两的位置,秤杆上翘,则取出一些硝石粉,秤杆下沉,则加一些硝石粉。
如是之法,按量取出。
朱允炆吩咐道:将这三样,倒入瓮中,搅拌均匀。
陆源照做。
朱允炆起身,检查了下火药混合状况,见差不多了,便轻声道:加水。
陆源吃惊地看着朱允炆。
陆安连忙走过来,说道:皇上,万万不可啊,火药最怕水,一旦受潮入水,便再无法使用,这些火药便废了。
徐辉祖连连点头,在一旁劝道:加水会毁掉火药材料,更无法用于火铳,还请皇上三思。
作为军中之人,徐辉祖的火铳使用的也十分熟练,自然知道火药的缺陷:怕雨天。
一到下雨天,神机营基本上就歇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