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殿试第一,是花纶,可他实在是太过年轻,倒是这个丁显……与咱昨夜一个梦镜很是相符。
嗯,把他们的名次换换,状元就选这个丁显吧。
顾晨:……
他抬头看了一眼老朱,心里忍不住瘪了瘪嘴。
什么梦?
明明就是因为,所有人都说那个花纶是状元,练子宁还作《送花状元诏许归娶》提前恭贺。
大家帮老朱你做了决定,所以你才故意这么干的吧?
不过也是,花纶年少轻狂。
要是真的当了状元,肯定得飘起来,到时候还不知会干出啥事,反而毁了这一身的才华。
还是压一压,磨练磨练比较好。
老大啊,那就这样,状元丁显,榜眼还是练子宁,至于探花,就选这个黄子澄如何?
老朱觉得这个排名就挺好,到时候把他们都丢翰林院里去,再根据好大儿的喜好任用。
儿子以为……朱标刚想说好,却见顾晨若有所思,便问道:光曦,你有什么想法?
顾晨嘴角动了动,纠结说不说,可老朱是个急性子。
问你话呢,你有啥就说啥,磨磨蹭蹭地干啥?
他得赶紧把今年的进士都定下,然后都给安排好各自的岗位,他还要赶着回去去收渔网呢。
陛下,殿下,臣以为这个黄子澄,倒是不如这个马京,当然了,这只是臣的浅见。
人家马京好歹活到七十三,熬死了那个朱小四。
不像黄子澄,迂腐能力又不行,当然他不是说学问,黄子澄单论学问,那还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他的八股文更是后世,所能看到最早的八股文,很有文学价值,也确实是很有才华。
当个探花肯定没问题,他只是想提前给老朱和标儿敲个警钟。
这种人,不可大用,安安心心搞学问就可以。
怎么说呢?
朱标虽然不理解,可还是耐心听顾晨把话说下去。
满篇孔孟,迂腐了些。顾晨毫不犹豫地点评,并摇头道:孔孟之言,是用来教化世人品德,可为官办事,是成不了事的。
陛下,殿下,你们若是不信,可现在派人问问他。
若他是国家肱骨之臣,恰逢主少,国家又有叛乱,叛国之人早先把自己的儿子送来朝廷之中为质。
过后又后悔了,他想以休战为由,要回自己的儿子,您问问他,要不要把儿子还回去。
就这?
老朱和朱标面面相觑,就算是个大傻子也该知道不能送回去吧?
云奇,你去。
朱元璋手里拿着黄子澄的卷子,不相信这家伙会这么迂腐。
可是顾晨这人,为官这么久,倒是也没打过妄语。
若黄子澄真如此迂腐,那……这探……不对啊光曦。
朱标这时候反应过来,瞪向顾晨:今日是选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又不是定职位。
今日只看学问,又不看别的,问这些有什么意义?
是,殿下说的对。顾晨笑道:是臣自己想多了,那要不然,就把云公公再给叫回来?
他当然知道不看别的,他只不过就提个醒而已。
罢了罢了,去都去了,那就听听这黄子澄怎么答。
老朱倒是挺好奇的,朱标自然也想听听黄子澄怎么说。
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,云奇匆匆地从宫外回来。
回陛下、太子殿下,黄子澄答,拘人之子为质乃是小人之举,且既然敌方愿意罢战,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。
为君者应当放回质子,商量议和,再徐徐图之,以天下百姓之福为名,扫清敌寇,以正天下。
云奇虽然低着头,心里却想骂黄子澄是不是有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