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学写字……黎青执从朱家带出来的纸已经用得差不多了,今儿个金小叶出门的时候,他拜托金小叶帮忙买些便宜的笔墨纸张回来,从明天开始,就要让三个孩子试着练字了。至于他们家没有书桌……这不是有个崭新的八仙桌吗?黎大毛黎二毛个子矮,平日里都是跪在条凳上吃饭的,练字也可以这样练。事实上他给他们上课,就是在他们家吃饭用的八仙桌上上的,这会儿黎大毛黎二毛就站在条凳上听他讲课。今天我再写一首诗给你们。大毛二毛你们之前背过,要是你们小豆叔叔不会背,你们可以教他,教完了你们就试着认一认字,用筷子在沙盘上写一写。黎青执用左手,认认真真地在纸上写下一首他小学时学过的诗:远看山有色,静听水无声……这些诗在大齐也是有的,他写出来倒也不会让人震惊。黎青执写了一遍,之后,又带着他们念了几遍,然后讲解了一番意思。他还将里面那些字的笔画顺序拿出来说了说。这时候的字都是繁体字,一个个挺难写的,黎青执也不要求他们一天就能学会,等明天,这首诗他们会继续学。就像今天,讲过这首诗,黎青执又把昨天教的内容拿出来,给他们复习。小孩子学东西的速度很慢,学了还容易忘,不过黎青执很有耐心,愿意一遍遍给他们讲。他面前有三个孩子,三个!其中两个还是他的儿子!给三个孩子讲课,对黎青执来说是享受,他在教他们读书的时候,甚至会时不时亲黎大毛黎二毛几口。赵小豆是别人家孩子,还已经八岁了,不能亲,黎青执就只摸摸人家脑袋了。为了教孩子练字,黎青执特地让人做了三个沙盘,这会儿他让三个孩子写字,他在旁边看着。赵小豆年纪大再加上非常努力,全写对了,他就夸奖了一番,拍肩膀以示鼓励。黎大毛挺稳重的,能耐下心学,大部分都学会了,他就亲几口:大毛真厉害。黎二毛性子跳脱,错字最多,黎青执就把自己的脸凑过去:二毛你又错了,要接受惩罚,错一个字要亲爹的脸十下!黎二毛亲的时候,黎青执就让赵小豆和黎大毛在旁边数数。村里跟赵小豆差不多年纪的孩子,大多连一百都数不到,但赵小豆跟着黎青执学了没几天,数数就已经数得特别顺溜,对此,黎二毛功不可没。教的差不多了,黎青执就让三个孩子去外面玩。他对黎大毛黎二毛没有什么要求,这两个孩子要明年年初才满五周岁!他教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多了,没学会就没学会,压根不是事儿。至于赵小豆……赵老三送赵小豆过来,就是想让赵小豆认个字,没想让赵小豆学得多么厉害,现在这进度也差不多了。而且赵小豆就是个普通孩子,爹娘算不得多么聪明的他,本身智商也一般,教太多他学不过来。跟三个孩子玩了一个时辰放松心情的黎青执,回到自己书房,开始写丁喜的书。他用左手写字的时候,没有刻意去练什么字体,就非常狂放地,飞快地写着。这样写着写着,他的字也慢慢好了起来。黎青执在家奋笔疾书的时候,金小叶刚刚分发好布料。她今天一大早来到县城之后,就开始跟王姐和徐夫人一起裁剪布料,然后再将裁剪好的布料分发给那些想做点针线活补贴家用的女人。她们只会把布料给那些她们认识的,崇城县本地的女人,毕竟不认识的人要是拿着布料走了,她们都没地儿找。分发布料的同时,金小叶还做了登记。她跟着黎青执学了几个月,字认识了不少,但认识和会写是两回事,写的时候她总写错。但这没关系,她自己认识就行。金小叶从来都不是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人!王姐和徐夫人甚至还羡慕地看着她,她们都不认字,金小叶会写,在她们看来就已经很了不得了。此时已经是中午了,王姐的女儿来喊她们去吃饭。王姐的丈夫常年在外行商,她则带着两儿一女在崇城县生活。她的两个儿子都在一个秀才那里读书,十四岁的女儿则跟着她在家做针线,做家务。县城有很多秀才,开学堂的也多,王姐的两个儿子就在跟王姐同族的王秀才那里读书。王姐家的房子不算小,金小叶分发布料就是在王姐家发的,她和徐夫人吃饭也在王姐家吃。金小叶和徐夫人都会从家里带饭菜过来,王姐的女儿帮着热一热,再另外做两个菜,大家伙儿就能吃得很舒服了。做菜的材料都是金小叶提供的,今天她就从家里带了毛豆和鸡蛋过来。毛豆蒸熟了撒上盐就能直接吃,鸡蛋她们做了榨菜蛋花汤,可以用来泡饭。金小叶还带了点蒸熟的咸鱼过来,徐夫人也从徐家带了咸菜……饭菜算不得丰盛,但也不错了。四人吃过饭,金小叶就道:我要出去一趟,给我相公买点纸笔。徐夫人闻言道:小叶,我跟你一起去吧,我也给我家启飞买点纸。徐夫人最近赚的还可以,花钱也就大方起来。金小叶见状问王姐:王姐,你要一起去吗?王姐道:我就不去了,我家那两个小子都不爱读书,也不怎么用纸……我就在家看着,也免得别人有事找我们找不着。行!金小叶应了一声,和徐夫人一起去买笔墨。县城卖笔墨的店不止一家,但价格都差不多,两人就去了离得最近的一家。她们刚进去,就有个二十来岁,眉清目秀的伙计笑着上前行礼:两位夫人要买什么?金小叶道:我要买纸,笔墨也要一些。伙计立刻拿出来一些纸:夫人,这纸是本地产的,价格实惠还好用……金小叶问:哪种最便宜?这伙计笑道:夫人,纸张太便宜,那字是练不好的……没事,我就要最便宜的,笔墨也给我最便宜的就行。金小叶来之前就已经决定要买便宜的笔墨纸砚给三个孩子,还有她自己用了。他们刚学写字,用好的纸压根没必要。夫人……伙计苦笑了一下,到底还是拿了最便宜的纸出来。金小叶看了看,一口气要了厚厚的一大沓,又买了四支毛笔,两块墨,和一个最便宜的砚台。买完将之放进背篓,金小叶才开口:你刚才说的那种本地产的,价格实惠的宣纸是什么价钱?金小叶和徐夫人的穿着打扮都很一般,伙计一开始推荐的纸张其实并不贵,金小叶听完价格,又买了厚厚一叠,给黎青执用。那位丁老爷给了黎青执那么多钱让黎青执写书,她总不能让黎青执用最差的纸写。招待金小叶的伙计喜笑颜开,他一开始听金小叶说都要最便宜的,还以为金小叶买不了多少东西,结果金小叶加一起,买的东西不算少了。徐夫人也给徐启文买了一些纸,买的就是金小叶买给黎青执的那种非常实惠的纸。之前徐启文自己去买纸,买的也是最便宜的,但她最近收入不错,就给徐启文买了好一些的纸。两人买完东西出门,就看到了一个面相刻薄的中年妇人,这中年妇人瞧见金小叶,勾了勾嘴角:金掌柜。方夫人。金小叶朝着对方笑了笑。这个中年妇人她认识,这几天有到她这里接活,按照王姐所说,这中年妇人夫家姓方,她丈夫生前是个秀才,但十年前就去世了,这十年,是她辛苦拉扯大了几个儿女。金掌柜家里也有人在读书?方夫人看向金小叶的背篓:是金掌柜的丈夫?对,我家相公是个读书人。金小叶笑道。方夫人严肃地看着金小叶:金掌柜,你丈夫既然是读书人,你怎么还抛头露面做生意?我之前还瞧见你跟布店掌柜说说笑笑的……你要注意点!金小叶目瞪口呆。这个方夫人是不是有病,一边从她这里接活干,一边还当面说她!金小叶做生意的时候,就算遇上不喜欢的人也会笑脸相迎,但眼前这人不是她的客户!我买个布都成了跟人说笑,方夫人出来买笔墨又是存着什么心思?莫不是看上了人家俊俏的伙计?金小叶冷哼了一声,也不管方夫人被气得涨红了脸,带着徐夫人就离开了。走出一段,徐夫人道:小叶,你别生气。金小叶道:我没生气,为这么个人生气不值当。她要是因为这么点事情就生气,那之前几年可就活不了了!那时姚祖明可没少说她坏话!徐夫人见金小叶没有太生气,就道:这方夫人的住处离我家不远,她这个人……不太好相处。徐夫人不喜欢说别人坏话,但这时候,却还是说了说。这个方夫人有一儿两女,她对儿子非常宠溺,对两个女儿却很不好,逼着她们整日做针线活,都不许她们休息。她的大女儿已经二十四岁,但一直不曾出嫁,就因为她要留女儿在家里干活挣钱。金小叶听完,忍不住叹气:托生成她的女儿,真是运气不好。是啊……徐夫人也叹了口气。不过感叹归感叹,别人家的事情她们也管不了,两人回到王姐住处,就继续忙活起来。她们都是将布料裁剪好才让人拿去做成成品的,也就剩下了不少零碎布头,这些布当然不能浪费了。那些颜色好的,或者大块的布料,可以留着做别的用处,至于那些碎布……金小叶打算找几个老太太过来,让她们帮着糊鞋底。她精打细算,对自己的生意非常上心。金小叶忙着做生意的时候,李秀才却已经将黎青执写的第二个探案故事给看完了。这第二个故事,是黎青执后来写的,李秀才看的时候也就发现,这写书之人的字,好了很多。这人最初的字和最后的字相差特别大,简直不像是一个人写的。李秀才百思不得其解,找来朱寻淼询问。他胳膊受了伤。朱寻淼只能这么说。原来是胳膊受了伤……他胳膊受了伤,竟然还能将字写得这般好,当真不错!李秀才又问:他将这书给你,是想让你爹将之呈给县令大人?李秀才学生多,人脉也广,他知道在朱寻淼跟洪晖上过公堂之后,朱前跟苟县令,就有了来往。是的。朱寻淼道。他是个聪明人,李秀才道,等你找人将这两本书誊抄一份之后,就交给我,我也找人誊抄一份出来,放在学堂里供人传看。李秀才是个为了赚钱能拉下脸的人,他能理解这个为苟县令写书的人。至于他为什么要让自己学堂里的人看……这书若是从他的学堂传开,苟县令肯定会对他的学堂有好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