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里模糊的想法似乎得到了证实,乔清许把张慧琴叫来办公室,拉上百叶窗问:杨彦离开前有做过什么奇怪的事吗?奇怪的事?张慧琴皱起眉头,回想着说,就是交接工作啊,好像没什么奇怪的。说完,她又补充道:哦,他的情绪好像不是很对。很正常。乔清许说,我要是他,情绪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不是,我说的不对,就是他情绪并没有不好。张慧琴说,他不像是被迫离职的人,倒像是……琢磨了一阵,张慧琴拍手道:对!像那种找到了好去处的同事!乔清许皱眉:好去处?就是跳槽啦。张慧琴说,找到了好的下家,离职的时候心情愉悦。大家都发现他的情绪没有很低落,有些人猜他是跟你谈成了不错的条件。说起来,乔清许也记得他和杨彦告别时,杨彦确实说过他已经有了去处。现在回过头去看,两人的那次见面处处透着诡异,杨彦祝福他和姬文川越来越好,反倒像是讽刺。这样吧,张姐。乔清许说,你帮我问问同事,杨彦离开之前都交接了哪些工作。好。张慧琴比了个ok的手势。重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,乔清许仰躺在办公椅上,总感觉这事中间缺失了重要的一环。如果杨彦真是幕后主使,他是怎么跟市长搭上的关系?以乔清许对杨家父子的了解,就连杨建章都没这人脉。再者,杨彦又怎么会盯上陶国勇?难道就因为恐吓的事陶国勇去打了声招呼,督促办案吗?单从这点就推测出陶国勇是个贪污受贿的人,从而盯上他,那这联想能力也太丰富了。并且,陶国勇把画送来拍卖行是后面才发生的事,杨彦也不可能未卜先知。要说是他怂恿的陶国勇,他是怎么跟陶国勇搭上的?又怎么确定陶国勇一定会做这种事?无论如何,幕后主使一定是早就盯上了陶国勇,知道他是个手脚不干净的人。这样才能在陶国勇再次受贿时,就如猛兽出笼一般,迅速地把他送进了局子里。难道杨彦很早就在布局了吗?乔清许不确定,回想起地震后收到的语音,他似乎也并没有他想象中那样了解杨彦。老板。张慧琴敲了敲办公室门,探了半个身子进来,你过来下。怎么了?乔清许起身朝门外走去。刘姐说她那儿倒是有一件奇怪的事。张慧琴说。刘姐是拍卖行财务,负责着税务相关的工作。乔清许接手拍卖行时请审计查过账,杨家父子并没有在账务上动过手脚。不过刘姐要说的不是这事,她点开税务系统,一页一页地翻着记录,说道:走之前小杨总私洽出去了几件东西,让我报过税,但是这几件东西并没有收录进我们自己的系统里。是什么东西你还记得吗?乔清许问。刘姐摇了摇头:反正东西都来自同一个藏家,购买的客户倒是不同。杨彦帮人卖过东西?他清除了拍卖行里的记录,但税务系统里不可能不留记录,因为没有完税证明,东西的交易手续就不完善。找到了。刘姐停下了翻找,来源是这个叫什么的物流公司。乔清许记下了公司的名字,接着回到办公室里打开了企查网站。参与拍卖的双方并不是只有个人,有些藏家为了隐藏自己,或者一些税务原因,会以公司主体来持有藏品,而杨彦帮忙的这人显然就是这样。点开一个公司,又关联无数公司,一层套一层。乔清许不知往下找了多少层,终于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。这一刻,无数的细节浮现在脑海中,空缺的一环啪嗒一声扣上了。只见要悄摸出手藏品的人,是在收藏圈里已经混不下去了的黎丘行。第68章把这次失误称之为意外还记得最近一次听到黎丘行的消息,是在跟何止念聊天的时候。他说姬文川搅黄了黎丘行一个政府扶持项目,当时乔清许只是随便听听,也没有放在心上。现在看来,黎丘行应是早就盯上了姬文川,处心积虑长达半年之久,终于等到陶国勇自投罗网,逮着机会把姬文川拉下了水。但他显然没有想到姬文川会这么干净,警方竟然没有查到他和陶国勇之间存在钱权交易。至于杨彦怎么搭上的黎丘行,似乎也不难猜。高足杯的事在圈子里不胫而走,杨彦还曾专门找过乔清许,说姬文川是在利用他。如此一来,他肯定知道黎丘行跟姬文川有过节,找上黎丘行也就不奇怪了。黎丘行还是在古玩圈混过一阵,乔清许记得去他办公室时,他办公室里还摆放着不少藏品。而高足杯的事情一出,他手里的东西就没法再正大光明地出手,只能套上层层外壳,偷偷摸摸地卖出去。但东西都是有记录的,曾经被谁拍下,拍卖行一查便知。为了不得罪姬文川,没有拍卖行会收黎丘行的东西,因此他的那些藏品就只能砸在手里。而杨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