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第174章傅璟佑,变化大
四分钱一斤煤,还不要票,这是顶顶合算的好事儿。
四分钱一斤,一个月一百斤,其实就是四块钱。
傅璟佑一合计,财大气粗道:
那我能不能都要?这个月的,下个月……如果二哥你用不上那一百斤的份例,我过后几个月都来。
贺丰仓愣了愣,你要那么多干啥?
……多点保险。
总比不够用的好。
陆淼说小炉子比灶好用。
她要是喜欢,煤炭也够的话,那以后光用炉子也行。
反正猫冬,家里暖和,人也舒服。
你别不会过日子。
贺丰仓数落了傅璟佑几句,接着细致解释道:
藕煤差不多一块儿就有一斤重,会烧炉子的把好风门儿,两块藕煤就能烧一天,你要多了也没用。再一个吧……
贺丰仓往门外看了一眼,自家兄弟不怕什么,也没瞒着什么,直言道:
往后两个月天要大冷起来了,得匀出三十斤送去你嫂子娘家去。
傅璟佑点头,先紧着二哥和嫂子,我要余下的就行。
每个月都有一百斤的份额呢,要是真的像贺二哥说的那样,煤炭用的节省,也不差那三十斤。
贺丰仓说了半天,确认似的问道:那你真要那么多啊?
傅璟佑颔额嗯了一声,我先买回去再说,要是够用,以后就看着少买。
贺丰仓抓抓头,那行。
反正煤炭也浪费不了。
就算是沾水回潮了,回头晾一晾也照样能用。
你就背的背篓来?这次就要一百斤,还是我给你把背篓装满就行?
这次就要一百斤。要是不够装……我先背一部分回去,下趟再来。
贺丰仓点点头,让傅璟佑稍作等待,他提着筐儿出门,跟领导打招呼唠了一通,便先后背回来俩筐煤。
傅璟佑给拿了钱。
本来想着多拿点儿,但考虑到贺丰仓的性子指定不肯收,他就打消了念头。
寻思下回过来再给拎点儿什么。
傅璟佑的背筐大,但是一百斤的煤也要背两趟才行。
贺丰仓说把煤堆门口,让田桂花盯着点。
田桂花抱着孩子轻哄,不赞同道:我哪能时时都盯着?你摆进屋里去,免得叫人拿走了。
傅璟佑怕弄得屋里到处都脏,想摇头说没事,难料贺丰仓动作太快,已经往屋里搬了十多块。
傅璟佑一阵感慨,对着贺丰仓两夫妻一阵感谢。
临了背上背准备回去,傅璟佑想到什么又问:
二哥,我刚才进来看见外面好多烧过了煤渣,那个有用没?
贺丰仓摆手:
没得什么用,现在镇里县里不是都忙着修路吗?偶尔就会有人过来用板车拖去铺路。
傅璟佑顿了一下,问:
谁都能来拖吗?
对,打声招呼就行。
贺丰仓点头,看着傅璟佑问:
咋地,你要?
傅璟佑颔首,如实说:
我媳妇儿是文化人,懂的道理多,她说烧过的炭渣能解决田地结块的问题……
贺丰仓和田桂花面面相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