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<p>两位公主顺利诞生才不久,宁贵人紧跟着有喜,叫苏麻喇说来,这孩子是真有出息。
旁人巴不得见她落魄潦倒,她不声不响,自己一点一点把脸面挣回来,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,在背后使坏心眼儿的强百倍。
太医院几位太医都看过,确认宁贵人有了两个月的身孕,算算日子,就是她精心为太后做贴画后那些日子里,曾去过乾清宫。
而她能得宠,自然不是因为给太后做了贴画,如元曦之前不愿做帝后的牺牲品,可只要能让自己摆脱被欺负的日子,宁贵人就愿意。
福临也挺高兴的,一个总被欺负的人能扬眉吐气,没有比这更爽快的事,而他也突然才发现,自己竟然会因为孟古青的不悦而有几分得意。
不知从几时起,本一心想哄她欢喜,盼着夫妻和睦的,到如今竟然变得,非要怄这一口气。
这么一想,又觉得不值当,他堂堂帝王,何必呢。
皇后自然是不会让人失望,在坤宁宫气得几乎要呕血,可第二天的元宵宴,还不得不盛装打扮,在人前强颜欢笑。
而今日太后下恩旨,宴席之前,几位后宫的女眷都可以入内宫探望,陈嫔与杨贵人才生了小公主,自然不会落下,此外元曦和宁贵人也得到眷顾。
元曦在景仁宫前晃悠半天,额娘终于来了,她不满地嘀咕着:怎么不带我的嫂嫂来。
佟夫人笑道:她害喜得厉害,怎好到御前失仪,往后再见不迟。
元曦挽着母亲问:嫂嫂孝敬您吗,但额娘您也不能欺负嫂嫂,我哥会心疼的。
佟夫人嗔怪:额娘像是恶婆婆吗?
元曦得意又骄傲:反正我家婆婆,是菩萨一样的人物。
佟夫人念了声阿弥陀佛,道:太后娘娘是我们一家子的贵人,额娘如今每每去寺里,都会为太后祈福,盼着她长命百岁。
母女俩进门,石榴等人来行礼,佟夫人派下了赏赐之后,他们便退下留母女二人说心里话。
宴席就要开始,统共坐不了一个时辰,自然是拣要紧的话来说。
可元曦见了母亲心里高兴,叽叽喳喳什么都讲,佟夫人见女儿神采飞扬气色红润,心里就踏实了。
不过昨日才听说,翊坤宫那位宁贵人有喜,佟夫人记得宁贵人也姓董鄂氏,虽然与鄂硕、巴度一族没有血脉关系,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。
额娘?元曦笑眯眯地把点心喂到母亲口中,您想什么呢?
昨日听说,宁贵人有喜了。佟夫人道,一道进宫的人里头,三位都生了有了,曦儿,你着急吗?
元曦撅着嘴没说话,她知道母亲对自己还是有所期待的,为了家族,为了阿玛和哥哥。
佟夫人却握着女儿的手说:曦儿,你听额娘的,千万别着急,你说你自己才多大?保养好身体,细水长流,长长久久的才是正道。是额娘不好,盼着你为佟家光耀门楣,抵消多尔衮带给我们家的影响,可如今你哥哥也出息了,比起疼爱你,皇上更早重用了国纲不是吗?所以……
额娘。元曦心里热乎乎的,爬到炕桌对面窝在母亲怀里,我还是额娘的小闺女呢,我一点儿都不着急,您别担心,就连太后娘娘都对我说,要保重身体,别着急生孩子。
太后也这样说?佟夫人松了口气,抚摸着女儿道,那额娘就安心了。
您把心放在肚子里,您闺女好着呢。元曦说。
但是……佟夫人欲言又止,再三思量,还是开了口,曦儿,见到皇上宠幸别人,别人有了子嗣,那位陈贵人还升了嫔位,你心里一定难受吧。
自然是有那么一点儿的,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守着自己一个人呢。元曦坦率地说,可是咱们宫里有活生生的例子啊。
她朝着坤宁宫的方向指一指:我不要把自己变得人不人鬼不鬼,更不愿糟蹋皇上对我的心意,额娘早就教给我什么是后宫的本分,我心里清楚得很。一旦忘了本分,也就别谈什么福气了。
佟夫人安心不已,虽然将来的事也不好说,但只要有机会,她进宫就要好好提醒女儿。
她家元曦是头一批进宫的人,注定将来会看到越来越多,比她年轻比她漂亮的女人出现在宫里。
能不能稳住心态,才是决定她这辈子过不过的好的关键,岂是人人都能有太后那样的天命,就连贵为皇后的那一位,怕也轮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