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摇头,眼眸清亮,满满地溢出骄傲:皇上必定战无不胜。
皇太极嗔笑:虽是吉利话,可眼下朕心里明白得很,若当真战无不胜,也不会打了几十年都没打下来。
海兰珠道:既然都打了几十年,也不必着急一两年,眼下那李自成,在洛阳杀福王朱常洵,将他与鹿肉同烹食用,如此暴虐残忍之人,他日称帝,恐怕难得民心。而恰恰是这样的人,绝不会和朝廷联手对抗咱们,只会落井下石。皇上这边只管打,等咱们打赢了,明朝内部也耗空了,汉人说什么来着,鹬蚌相争渔翁得利,这渔翁必定是我大清,绝不是李自成。
皇太极目不转睛地看着海兰珠:这些话,谁教你的?
海兰珠笑:我这些日子天天在崇政殿,便是听你的梦话,也听懂了呀。
皇太极皱眉,眼中露出几分威严,海兰珠的目光稍稍有闪躲,可软绵绵的一笑,便是融化了帝王的心,她说:皇上怎么了,难道要罚我僭越朝政吗?
朕也在想,要硬挺入明朝,我们的队伍后劲不足,此番败仗耗损极大,更重要的是士气。皇太极叹道,我们在外面都打不赢,进了里头,除了明朝军队和李自成外,只怕走到哪里都会遭到百姓的抵抗。那些汉人呐,生生不息,铮铮铁血,比他们的朝廷和军队还要强。
他走来,将吃果子的福临揉了揉脑袋:你怎么还不长大,阿玛要你去打仗呢。
福临一脸骄傲地说:皇阿玛,我很快就长大了,我又换新衣裳了。
他的意思,是他长高了,可皇太极已经等不及。那些年仗着自己年轻,总是不屑哲哲和玉儿挖空心思地想要为他生儿子,现在才知道,福临若早十年出生该多好。
送他去内宫玩半天吧。皇太极对海兰珠说,告诉哲哲,宫里不必这么死气沉沉的,看得人憋闷,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。你也放心,朕会好好保养身体,如今比起打胜仗,朕更想要一副结实的身体。
海兰珠礼仪周正,福身答应:臣妾遵旨。
皇太极含笑嗔怪:胡闹。
不久后,皇太极召见大臣,海兰珠带着福临回内宫,将六阿哥七阿哥和几个小公主都带了去,寂静的内宫顿时充满孩子的笑声,看着孩子们窜来窜去,哲哲只觉得满眼生机勃勃,她叹了口气,对阿黛说:谁也比不得咱们福临好。
阿黛笑道:您瞧您说的,六阿哥的样貌可不赖呢。
哲哲朝四下看了眼:海兰珠呢,又回崇政殿了吗?
阿黛应道:宸妃娘娘在永福宫里,要奴婢去请吗?
哲哲想了想:不必了,让她们说说话吧。
崇政殿里,皇太极第一次向大臣们提起他要御驾亲征的事,虽然一半反对一半赞成,可这件事基本是定下了。大臣们散去后,皇太极独自坐在桌案前,尼满送来汤药,说是宸妃娘娘叮嘱一定要按时辰喝下去。
皇太极一口气灌下,皱眉回味着苦涩,便是问尼满:后宫这些日子,可安好?
尼满知道皇帝想问什么,笑道:一切安好,只是静的很,偶尔宸妃娘娘去永福宫坐坐,才会有几句笑声。
皇太极抬眼看他,尼满嘿嘿一笑低下脑袋,皇太极笑叹:可不是吗?
他当然知道,海兰珠怎么可能因为在崇政殿待久了,就知道什么福王朱常洵,更不可能听自己的梦话,就能随随便便讲出这些话。她一字一句说的那么谨慎,跟背书似的,必定是有人教了。
皇帝病了这么久,除了海兰珠日夜照顾,玉儿一次面都没露过,他卧病在床上时,连淑妃都来搭把手帮忙,可那个狠心的家伙,怎么都不来看一眼。</p>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