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华闻言顿时欣喜,本来我脑子里还一片混沌,多亏有了您的指点,可真是事半功倍。
这马屁,有点生硬啊!
林为民瞥了于华一眼,以为这样就能功过相抵了?
于华似乎对他的心思有所察觉,他低下头,艰难的说道:要不然……我去招待所待几天吧?写这部小说确实有种灵感爆棚,时不我待的感觉。
林为民脸色有些惊讶,你去招待所?
于华庄严的点了点头,没错。我现在创作欲爆棚,正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作,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写出这部小说,也算是没有辜负您的指点。
主动申请去小黑屋,还算是有点觉悟。
不过,真要是让你去了,那岂不是坐实了我睚眦必报?
都说了多少次了,年纪轻轻当上领导的人,能连这点格局都没有吗?
林为民的眼神在于华身上转了两圈,在他心里不停打鼓的时候,说道:算了吧。程虹现在大着肚子这个时候你还是在家吧。
闻言,于华心中有种庆幸,随即又担忧了起来。
我这是过关了,还是没过关啊?
不放心的他又说道:那我在家写,尽快把这部小说写出来。
林为民还是摆了摆手,说道:不着急。既然已经有了思路,就不急于一时,创作很重要,但家庭生活一样重要。
于华听着这话,心里更没底了,感觉这还是要秋后算账的意思啊!
他绞尽脑汁的想着,怎么才能让林老师消了这股火呢?
正在他思想的时候,林为民笑眯眯的问道:说起来,程虹还有两个月就快生了吧?
是,预产期是八月下旬。
于华回答的时候脑子疯狂运转,林老师这是什么意思?他是不是在暗示什么?
说起来真快啊,你家孩子也快出生了,我们家小豆包也满一岁了。
难道是要接娃娃亲?
林老师跟陶老师男才女貌,小豆包以后长大了肯定漂亮,自家孩子要是有这么个岳父……
是啊,生女孩儿好啊,小豆包的长相集合了您和陶老师的优点,真是漂亮。
别管林老师在暗示什么,多拍马屁肯定没毛病。
林为民笑着,不置可否。
聊了两句后,林为民突然问道:孩子名字还没取吧?
于华愣了一下,好端端的,怎么聊到孩子名字了?
啊,没呢!
没取啊?名字对孩子的人生很重要,可不能马虎,要慎重思考。林为民叮嘱道。
是,我跟程虹也想了好多个备选的名字,始终没有确定下来。
不着急,孩子还没出生呢。再说了,这种事,还是要跟长辈商量一下。
我父……于华本来想说我父母没有这个想法,可话到嘴边,福至心灵。
他望着林为民的眼睛,真诚的说道:我父亲说,您是我的伯乐,您就是孩子的长辈,想让您帮着给孩子取个名字。
爸,对不起了,儿子也是逼不得已。
哦?是吗?哎呀,这算得上什么事,不过是当初在一堆投稿中选了你的作品而已,就算是没有我,也会有别的编辑发现你,毕竟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嘛!啊,哈哈!
于华看着林老师的反应,心中愈发确定。
不能这么说,就算是金子,被一块抹布盖住了,一万年也不见得会发光。您的这份恩情,我铭记于心。
林为民摆摆手,好了,好了,别说这些肉麻的话了。不过……既然你都说到这里了,那我就给孩子取个名字吧,就当是给你们夫妻俩备选吧!
说完,林为民提起笔,在纸上轻轻写下两个字。
你看这个名字怎么样?
于华眼角抽搐了一下,大文学家给孩子起名字都这么……接地气吗?
他望着纸上的苹果两个字,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林为民心想,这可是当初给小豆包的备选的大名,你还不满意?
林苹果,多好听!
再说,林老师取这名字是有典故的。
苹果一词源于梵语,为古印度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水果,最早被称为频婆,意为坚定、坚持到底、博学多才。
后被汉语借用,成了苹果。
万历年间农书《群芳谱·果谱》所记:苹果,出北地,燕赵者尤佳。生青,熟则半红半白,或全红,光洁可爱玩,香闻数步。
孩子生于燕赵之地,生长的又如苹果这般喜人,取这个名字岂不是绝配?
可惜,陶慧敏自从看了《千与千寻》便着了魔,非要给孩子取千寻这个俗气的名字。
唉,便宜于华这小子了!
毕竟是关系到孩子的未来,于华迟疑了半天,斗胆说道:名字很好,不过林老师,我和程虹的想法是最好是带上点我们俩家乡的元素。
他说着,也拿起笔,在纸上将苹果的苹字改成了海,变成了海果。
海盐的苹果,您看怎么样?于华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林为民看着纸上的字蹙着眉,被于华这么一改,这名字顿时粗鄙了不少。
要是给男孩子起倒没什么,给女孩子取,就有点不相称了。
不过人家毕竟是孩子父亲,反正自己这个名字也算是废物利用了。
还凑合,就这样吧。
于华闻言顿时如蒙大赦,名字也用了,这回总不能秋后算账了吧?
请收藏本站:www.bjzhongwen.com。笔尖中文手机版:www.bjzhongwen.com
', '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