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读书阁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说到这里,林为民将《当代》编辑部最近这段时间收到的一些信拿了出来。

你看看,这些都是我们最近收到的,都是看了《一个都不能少》打算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学生们的来信。

记者翻着那一封封读者来信,热泪盈眶。

这些信笔迹不一,但所表现出的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和抱负却是相同的。

林老师,您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,您的小说影响了一代人!记者眼含热泪,激动的说道。

林为民却不苟言笑,说道:不能这么说。

为什么?记者问道。

林为民指着办公桌上的那些信,我相信这些写信的学生们在当下的想法是好的,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道巨大的鸿沟的……

记者闻言沉默,过了一会儿才说道:您是怕他们以后可能会后悔?

林为民点点头,理想不是那么容易坚守的,一定会有人后悔。我只是希望,到那个时候,那些临阵退缩的人不要背负良心的愧疚和舆论上的谴责。

他说到这里时看向记者,记者下意识的回避了林为民的眼神。

他如何能不明白林为民的意思,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这件事,说出来自然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的大好事,媒体愿意看到,政府也乐见其成,这才有了舆论上的推波助澜。

一旦有人真的决定这么做,那么必然会被推到道德的高坛上,不容许有任何的后退。

林老师,您的顾虑有一定的道理,但这于国于民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。记者说道。

林为民微微颔首,当然是好事。

他笑了笑,这就是我个人的一点不合时宜的小顾虑,希望你在报道的时候能够顺便提一嘴,可好?

没问题,您的顾虑也是对的。

《中国青年报》的记者走了,两天之后,一篇对林为民这个当事人的采访再次刊发,又引起了众多的关注。

除了《中国青年报》,参与这次事件和讨论的媒体还有很多,媒体们竞相报道有志青年学子打算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案例,一时之间蔚然成风,竟然引起了TZY的关注。

林为民作为整个事件的始发点,被请去深谈了一番。

广大学子能够有这样的热血和理想是好事,但我觉得政府方面应该做正向引导,不能单靠舆论。大学生们太过理想主义,他们低估了现实要面对的困难,不能让他们有太重的思想包袱,更不能因此产生道德绑架。

这种支援活动,一定要是自愿原则,并且要有一些荣誉上的奖励和隐性福利,不能光讲奉献,不谈回报。

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,光靠一腔热血,是很难把事做好的。

我的建议是最好是以志愿者活动的形式进行。

……

在林为民被请去深谈后不长时间,TZY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。

而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第一个活动,就是面向全国号召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前往各地希望小学进行支教。

自88年年底希望工程启动,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建成使用花了半年多的时间,看似速度很慢,但实际上跟第一所希望小学同时建成的希望小学就有三十所,到如今又过了半年时间,全国各地已经有近百所希望小学建成。

这些希望小学地处偏远,尽管已经有了硬件设施上的改变,但在教师资源上依旧是匮乏的。

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由TZY组织实施,是顺应由林为民的《一个都不能少》所引发的支教热潮,迅速得到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,仅半个月时间便有6000余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参与。

支教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汉语语境当中,与之相关联的是一部叫做《一个都不能少》的小说,鼓励了无数学子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。

这部小说的名字将会和支教一起,注定成为中国教育史的一部分。

这两章写的很慢,今天就两更了。

请收藏本站:www.bjzhongwen.com。笔尖中文手机版:www.bjzhongwen.com

', '')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