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呵,有意思。
除了这黄子澄,这个叫齐泰的文章也不错。
果然,有卧龙的地方一定有凤雏,
老朱扯完黄子澄的文章,又把齐泰的文章拽了出来,
朱雄英看了过去,齐泰试卷也是放在江苏试卷的最顶,
江苏也是科举重地啊,卷的要死。
朱雄英接过文章,随便的看了过去,
字数不过一千五左右,行文是挺流畅的,言语也挺优美的,也确实是言之有物。
果然能成为会试第一的,都有两把刷子。
最起码,文章写得很可以。
老朱又是扯出了几个文章,但看过齐泰和黄子澄的文章之后,
再看这些文章,是有些食之无味了。
不过,
朱雄英注意到了一个细节,
恐怕老朱都没有意识到,
如果按照地域来划分文章,老朱拽出来的都是南人的文章,北人那边的文章纹丝未动。
这就很有意思了,
最起码可以说明一件事情,
南人和北人的科举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客观差距。
马皇后笑道,
重八,
听你念的这些文章都是辞藻华丽,有些腻了。
有没有文风朴实一点的?
我也听个乐。
朱元璋笑道,
当然有了!
北方学子的文章多古朴大气,咱现在就给你挑一个!
听到马皇后的话,朱雄英心中大惊,
奶奶也发现这一点了?!
朱雄英是靠着对未来事件的大致把控,看出的南北隐患。
而奶奶就是坐在旁边,全程好像都没有参与进来,也是随口一说,
就一下切中了要点!
甚至说,现在爷爷都还没反应过来!
这有些太离谱了!
难道奶奶真是大明真正的皇帝?
朱雄英忽然想起了一句话,
当你和一个人相处起来特别舒服的时间,那个人的智商和情商一定远远超过你。
难怪爷爷和奶奶相处的这么好
朱元璋皱眉挑了半天,才算是勉强的抽出一张北方学子的试卷,
然后勉为其难的读了起来,
可读到中间,就实在读不下去了,
皱眉道,
这写得是什么玩意?!水平也差太多了吧!
朱雄英在一旁没说话。
马皇后边整理着被褥,边随意笑道,
咋啦?我听着还挺好的呢。
朱元璋不满道,
好啥好,北方学子的策论还行,
但是这文章写得就太水了,用典都用的不对!
朱元璋气呼呼的把试卷拍在桌案上,
马皇后摇摇头没说什么。
朱雄英又是看了一会儿这些文章,看到朱雄英眼皮开始打架,
朱元璋把文章全部收好,
轻声道,
大孙儿,先睡吧,明天再说。
朱雄英嗯了一声,就睡过去了。
睡着之前的最后一个想法就是,
看这些文章比看折子还无聊。
洪武年的科举文章还没有完全用八股文的格式,但已经出现那个苗头了,
或偶或散,写法都差不多,就是往一个模子里套,
看起来无聊至极。
而南方学子写得这么好,明显就是经过系统训练的。
相比下来,北方学子写法根本就没有固定格式,
难怪老朱说他们瞎写胡写。
请收藏本站:www.bjzhongwen.com。笔尖中文手机版:www.bjzhongwen.com
', '')